为什么要把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引入志愿服务,主要是因为当前志愿服务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志愿服务的成效。
(一)“志愿精神”肤浅化,忽视主体与客体的自主成长需求。由于行政干预过多以及过于强调志愿服务的思想教育功能等因素,“志愿精神”往往被过分强调“无私奉献”的漂亮口号,志愿服务近乎等同于简单的“不求回报”“无偿服务”等行为,使志愿精神流于空洞的说教;同时,过于强调“改善社会问题”的单向目的,忽视了客体的需求和主体的成长,使得“志愿精神”较为肤浅。
(二)志愿服务的理论指导不够。志愿服务工作还主要停留在实践活动上,缺少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
(三)志愿服务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完善。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考核、激励、劝退、保障等制度的建立,各地还不平衡,志愿者队伍稳定性不够,整体服务水平不够专业化。存在围绕一次活动临时组建一支队伍的现象。
(四)志愿服务的发展资源不足。
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有助于社会文明服务网络的形成,在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持续开展需要一定的发展资源做支撑。一是经费支撑。志愿服务可以是无偿的,但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却需要一定的经费提供支撑。每次活动中各项宣传、运作费用支出较大,政府、企业和社会对公益性的志愿活动资金支持较少,志愿者们往往既要出力又要出钱,长此以往,会使志愿服务流于短期行为。
现今社会迅速、深远、多方面的变化,促使身在其中的人们生活方式、伦理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的今天,仅靠人民的爱心、善心和乐于助人的热情,无法去解决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对于志愿服务的要求不能单单抓住量,更需要严格把握质,只有这样,志愿服务才能一步步向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领域靠拢。所以,为了志愿服务更加专业化,将好事做好,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有必要将社会工作引入志愿服务。
和润——当前志愿服务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作者:平安志愿者
2019-05-10 09: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