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平安志愿者协会
2019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
(2019年7月4日)
2019年以来,区平安志愿者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重要思想为引领,结合协会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协会自身优势,不断培育发展平安志愿服务组织,广泛拓展平安志愿服务的参与平台,着力深化志愿服务的实践探索,动员引导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志愿服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志愿服务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上半年协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常态项目为引领,建立平安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为了让“平安红袖标”在江宁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保障江宁区的安全与稳定,创造平安的生活环境。协会启动“365移动的红袖标”平安志愿服务常态项目,执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每天安排平安志愿者在辖区的重要路段、公交站台、学校、住宅小区等重点区域巡防值守,江宁大地呈现出 “白天红袖标,晚上红闪灯” 的祥和景象 。2019年春牛首国际马拉松,秣陵分会、谷里分会、公交集团分会的平安志愿者积极参与安保工作,为赛事护航;禄口分会为江苏发展大会加强值守,提高了见红率,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现了江宁平安志愿者的风采。在常态化的平安志愿服务当中,涌现出一支支优秀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如:横溪街道义务夜间巡逻队“西泉夜翎队”,不管刮风下雨,坚持每晚在辖区进行夜间治安巡逻防控,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秣陵街道托乐嘉护林员志愿服务队,每天带着红袖标定时定点在小区里进行巡逻,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监督小区事务的运作,将小区问题化解在早在小。同时,他们定期对小区内的电梯、消防器材、配电间等进行安全检查,为平安小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65移动的红袖标”平安志愿服务,不仅传递了平安理念,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还吸纳了许许多多的群众加入平安志愿者队伍,形成平安志愿服务光荣、人人踊跃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孵化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更多的平安志愿组织投入江宁平安建设
在协会主持管理下,区平安志愿组织孵化基地第三批30家平安志愿组织,经过社会工作理论知识、认识平安志愿者、认同平安志愿者、践行平安志愿者、政法综治知识、专业综合知识6个主题,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网格化社会治理视野下平安志愿服务工作、平安志愿服务礼仪规范、流口管理、人民调解等40课时的培育培训即将结业。为促进平安志愿者骨干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分享,基地开展了“五分钟演讲分享会”,30位平安志愿组织代表逐一上台,结合自身经历和岗位实践,分享了他们在培训中的所思、所学、所悟。
为真实客观的评价江宁区平安志愿组织孵化基地购买社会服务的成效,全方位考察各项目的完成情况,基地组织开展了“2018年社会组织小额资助项目”结项评估。通过汇报了解到,托乐嘉护林员志愿服务队让退休老人找到了用武之地,每天臂戴红袖章定时定点在小区巡逻,使托乐嘉小区荣获“优秀治安小区”的称号。安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志愿宣讲,使更多的人认识平安志愿者、了解平安志愿者、加入平安志愿者。美丽乡村普法中心积极探索“平安志愿者+法制教育+技术监管”家校合力共筑平安校园的服务模式,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家长及教职员工的法治意识,减少异常情况发生的频次。友旭家庭服务中心通过输入了一个理念,提升了两个能力,开展了多层次的平安志愿服务,提高了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涵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以航海文化为特色,以流动儿童为受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给孩子们带来更长久的陪伴,促进了家庭的和谐稳定。蒲公英青少年服务中心通过开展系列的平安志愿建设活动,扩大了平安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孟墓社区平安志愿者服务站,探索创新举措,让网格员加入平安志愿者,不但双向、有效促进网格化工作和平安志愿者工作落实落细。淳美法治驿站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普及反诈骗法律知识,有效提高老人的防骗意识和防骗能力。
三、发挥文化教育作用,探索平安志愿服务新模式
为发挥平安志愿者在平安建设中的作用,实现平安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社会化、持续化的发展,协会策划执行了“每月一主题,每街一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安志愿服务行动。并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安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用过程模式”,即“146+N”模式。 “1”即一个平台,搭建“每月一主题,每街一活动”平安志愿服务平台,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己任,以“贴近群众,满足需要”为目标,全年每月轮流在各街道社区开展一次主题宣教活动。“4”即四方联动,由区平安志愿者协会主办,轮值街道行业分会承办,有志于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协办,各街道及行业平安志愿者共同参与,观礼造势,强化宣传影响力,达到“一地行动、全区互动”的社会效果。“6”即六种形式:即,嘉宾开场引、荣誉龙虎榜、平安愿景书、志愿文化秀、竞答微讲堂、科普演练场等形式,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倡导核心价值观与志愿精神,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N”则为地域文化、地域特色、地域品牌等,利用不同因素间的相互融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平安志愿服务文化。截至2019年6月,协会已经在淳化、谷里、横溪、江宁四个街道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安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通过利用各种媒介媒体进行高频率、广覆盖地宣传和传播,将平安志愿的理念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让平安志愿服务流行起来、活跃起来、传承起来。
四、外出学习拓视野,借鉴经验谋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平安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加强与优秀单位间的沟通与学习,今年4月协会组织系统内30名平安志愿者优秀骨干前往武汉等地,考察学习了“双创城市”建设、平安智能小区建设等先进经验,开展了接种红色基因、激发志愿精神的教育,大家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真经,看到了不足,切实增强了自我觉醒的紧迫感和争创一流的使命感,对推动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19年下半年,协会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融入全区平安建设和网格化社会治理各项工作,不断推动全区平安志愿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抓好以下促进工作:
――择优培育实训基地,示范引领平安志愿者开展服务
为了促进和规范江宁区平安志愿服务发展,加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活动的规范化、项目化、特色化、阵地化建设,区平安志愿者协会拟在全区择优设置“江宁区平安志愿者协会实训基地”,接受江宁区平安志愿者协会的业务指导。同时,为基地孵化培育的平安志愿组织提供实训平台,将培训效果转化为实训成果,使平安志愿组织更真切地了解平安志愿服务的深刻内涵,更快地提高平安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综合能力。
――组织平安志愿者主持人选拔赛,激发新人成长
为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每月一主题,每街一活动”平安志愿服务行动的开展,协会拟开展“平安志愿者大舞台”主持人选拔活动,通过参选人员自我介绍、原创作品朗诵、评委点评等环节进行评选,建立平安志愿服务主持人资源库,展示平安志愿者的精神风采,让平安志愿者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展才空间。发掘培养志愿者骨干,形成网格员带动志愿者骨干、志愿者骨干带动普通志愿者的工作模式。帮助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不要对志愿者作出过分要求,尊重志愿者的个人意愿,并尽量配合其兴趣、专长、时间要求来安排服务。
――培育第四批平安志愿组织,提升服务水平
开展第四批平安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培训工作,通过自荐、推荐、初选、复选、公示、签订协议等环节,招募一批乐于从事平安志愿服务事业的组织入驻基地,为期提供4-6个月的培育孵化。期间,为其提供办公场所、能力建设、咨询管理、服务推广、创投实践等专业的孵化服务,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根据志愿服务的需要,对志愿者开展服务态度、权利义务、服务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促进志愿服务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筹备协会换届选举工作,推动平安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2014年11月,江宁区平安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广泛发动招募群众,不断壮大平安志愿者队伍,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江宁区平安志愿者协会组织管理工作,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根据有关社会组织管理的法规政策以及章程,区平安志愿者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任期将满拟换届选举,促进协会健康发展,充分调整协会内部治理结构,使协会工作更加高效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