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名字。但要做好一名志愿者,仅靠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结合自身条件认真评估,需要理性、负责的态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志愿者”、“义工”、“社工”,这几个名词比较容易混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概念。
志愿者和义工(义务工作者)在英文中是一个词,即Volunteer。它们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翻译不同,在中国大陆地区叫志愿者,在港台地区叫义工。
联合国把志愿者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根据民政部的数据,中国注册志愿者已经超过1.2亿人。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名称中含有“志愿”、“义工”字样的志愿服务组织已有1.2万家,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过253万个。
社工(社会工作者,英文Socialworker)是一门职业,指的是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
社工需要遵循职业伦理、接受专业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当然,也要领取工资报酬。
以上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志愿者和义工是一回事儿,是自愿、无偿的;社工是一项有专业门槛的正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