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催我去奋斗
杨立根
我是正逢十八大时走上政法委机关主要领导岗位的,期间团结带领班子和支部党员干部一起,先后主持本委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等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建章立制,以上率下,从严管理支部党员,以党建引领政法工作,取得一个个辉煌。2017年我从政法一线退居二线,虽然组织上给予照顾,我仍然保持着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坚持与当政时作风的一致性,坚持从严要求自己,反思过去工作中的不足,为现任领导“出谋划策鼓干劲,对标找差补短板”。而我自己针对以前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工作的不够,主动请缨,担负起区平安志愿者协会的工作,因为这是政法机关联系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的桥梁和纽带。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大会上指出:邓小平同志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具有深刻认识,他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朴质的话语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忘没忘?使命丢没丢?奋斗为了谁?老一辈革命家告诫我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宗旨动力搞清了,当然“奋斗比什么”就清楚了。平安是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为此,我依照“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工作方向,把群众组织起来开展平安志愿服务,去追求去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
一、孵化志愿服务精神,培育更多的平安志愿组织投入江宁平安建设
在协会主持管理下,区平安志愿组织孵化基地已孵化出壳社会组织34家。当前的第三批30家平安志愿组织,经过社会工作理论知识、认识平安志愿者、认同平安志愿者、践行平安志愿者、政法综治知识、专业综合知识6个主题,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网格化社会治理视野下平安志愿服务工作、平安志愿服务礼仪规范、流口管理、人民调解等40课时的培育培训即将结业。为促进平安志愿者骨干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分享,基地开展了“五分钟演讲分享会”,30位平安志愿组织代表逐一上台,结合自身经历和岗位实践,分享了他们在培训中的所思、所学、所悟。以先进理念凝聚人,把有共同理想的人团结到一起,为平安事业而工作。
为真实客观的评价江宁区平安志愿组织孵化基地购买社会服务的成效,全方位考察各项目的完成情况,基地组织开展了“2018年社会组织小额资助项目”结项评估。通过汇报了解到,托乐嘉护林员志愿服务队让退休老人找到了用武之地,每天臂戴红袖章定时定点在小区巡逻,使托乐嘉小区荣获“优秀治安小区”的称号。安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志愿宣讲,使更多的人认识平安志愿者、了解平安志愿者、加入平安志愿者。美丽乡村普法中心积极探索“平安志愿者+法制教育+技术监管”家校合力共筑平安校园的服务模式,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家长及教职员工的法治意识,减少异常情况发生的频次。友旭家庭服务中心通过输入了一个理念,提升了两个能力,开展了多层次的平安志愿服务,提高了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涵今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以航海文化为特色,以流动儿童为受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给孩子们带来更长久的陪伴,促进了家庭的和谐稳定。蒲公英青少年服务中心通过开展系列的平安志愿建设活动,扩大了平安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孟墓社区平安志愿者服务站,探索创新举措,让网格员加入平安志愿者,不但双向、有效促进网格化工作和平安志愿者工作落实落细。淳美法治驿站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普及反诈骗法律知识,有效提高老人的防骗意识和防骗能力。
二、发挥文化教育作用,探索平安志愿服务新模式
为发挥平安志愿者在平安建设中的作用,实现平安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社会化、持续化的发展,协会策划执行了“每月一主题,每街一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安志愿服务行动。并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安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用过程模式”,即“146+N”模式。“1”即一个平台,搭建“每月一主题,每街一活动”平安志愿服务平台,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己任,以“贴近群众,满足需要”为目标,全年每月轮流在各街道社区开展一次主题宣教活动。“4”即四方联动,由区平安志愿者协会主办,轮值街道行业分会承办,有志于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协办,各街道及行业平安志愿者共同参与,观礼造势,强化宣传影响力,达到“一地行动、全区互动”的社会效果。“6”即六种形式:即,嘉宾开场引、荣誉龙虎榜、平安愿景书、志愿文化秀、竞答微讲堂、科普演练场等形式,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倡导核心价值观与志愿精神,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N”则为地域文化、地域特色、地域品牌等,利用不同因素间的相互融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平安志愿服务文化。截至2019年6月,协会已经在淳化、谷里、横溪、江宁四个街道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安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通过利用各种媒介媒体进行高频率、广覆盖地宣传和传播,将平安志愿的理念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让平安志愿服务流行起来、活跃起来、传承起来。
三、以常态项目为引领,建立平安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为了让“平安红袖标”在江宁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保障江宁区的安全与稳定,创造平安的生活环境。协会启动“365移动的红袖标”平安志愿服务常态项目,执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每天安排平安志愿者在辖区的重要路段、公交站台、学校、住宅小区等重点区域巡防值守,江宁大地呈现出 “白天红袖标,晚上红闪灯” 的祥和景象 。2019年春牛首国际马拉松,秣陵分会、谷里分会、公交集团分会的平安志愿者积极参与安保工作,为赛事护航;禄口分会为江苏发展大会加强值守,提高了见红率,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现了江宁平安志愿者的风采。在常态化的平安志愿服务当中,涌现出一支支优秀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如:横溪街道义务夜间巡逻队“西泉夜翎队”,不管刮风下雨,坚持每晚在辖区进行夜间治安巡逻防控,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秣陵街道托乐嘉护林员志愿服务队,每天带着红袖标定时定点在小区里进行巡逻,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监督小区事务的运作,将小区问题化解在早在小。同时,他们定期对小区内的电梯、消防器材、配电间等进行安全检查,为平安小区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365移动的红袖标”平安志愿服务,不仅传递了平安理念,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还吸纳了许许多多的群众加入平安志愿者队伍,形成平安志愿服务光荣、人人踊跃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外出学习拓视野,借鉴经验谋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平安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加强与优秀单位间的沟通与学习,今年4月协会组织系统内30名平安志愿者优秀骨干前往武汉等地,考察学习了“双创城市”建设、平安智能小区建设等先进经验,开展了接种红色基因、激发志愿精神的教育,大家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真经,看到了不足,切实增强了自我觉醒的紧迫感和争创一流的使命感,对推动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先进理念凝聚人,以先进文化感召人,以常态项目留住人,以褒奖嘉许激励人。这是我通过学习与思考,粗浅回答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的初心使命的答题,同时我以为,我们的奋斗比的就是忠诚、奉献、坚守和追求!
(作者系江宁区平安志愿者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