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政法委干部 马晓炜
打电话给远在故乡的父亲,提醒他天气逐渐热了起来,要注意休息,多保重身体。没想到父亲却说:“马上麦收了,回乡的人越来越多,疫情防控形势很严峻啊……”听了父亲的话,我知道他又去当志愿者了。
父亲是个热心肠的人,从我记事起,村里大事小情,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用他的话说:“俺是党员,为党分忧、为群众服务是应尽的责任。”父亲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那时,每到暴雨天气,村子里发生内涝是常有的事。镇上多次派人来解决,乡亲们担心破坏了风水,谁也不愿在自家动土挖渠泄洪,造成年年下雨,年年水满为患。望着家家户户如生活在孤岛,父亲忧心忡忡,找到村支书,“俺是共产党员,从俺家放水吧。”村支书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半天没表态。他清楚,从我家放水,管道需穿房而过,弄不好三间土坯房会土崩瓦解。“俺家房子盖得时间不长,瓷实得很。”父亲宽慰着老支书。“还是回去好好和家里商量商量,俺也去征求征求大伙的意见。”老支书善意地提醒父亲。
父亲将找老支书的事告诉了母亲,向来对父亲百依百顺的母亲立马像换了一个人。“你每次都把党员俩字挂在嘴上,你说俺们啥时候粘过你这个党员的光?你只想到你是党员,咋没想过房子倒了,俺和孩子连个落脚地都没了呢?”母亲越说越生气,越说越委屈,一旁的父亲始终一语不发,任由母亲哭诉。等母亲火气消了,父亲赶紧陪着笑脸,“你看这汪洋大海的,水再不退,房前屋后的树马上被水泡死了不说,也影响生产生活啊。这个节骨眼,俺党员不站出来装孬种,你咋就不怕人家戳俺脊梁骨?”父亲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母亲抹着泪同意了。
在老支书的张罗下,洪水从我家开挖的渠道里欢快地流走了。告别了洪水困扰的乡亲们,纷纷对父亲竖起了大拇指。在一片感激声里,我和弟弟们也倍感脸上有光,希望长大后做个像父亲一样的党员。
不仅如此,村里分田、分地,我家分的地块是大伙挑剩的;每次交公粮和提留款,我家都是第一个;若听说谁家吃不上饭,父亲宁愿让我们少吃点,也要伸出援助之手。有人说父亲傻,可他好像从来没听到似的,依然如故。
时光荏苒,原以为步入晚年的父亲,没了年轻时的那份激情,可不曾想的是,母亲前些年病逝后,我们兄弟仨轮流把他接到身边照顾,他还是闲不住。新冠疫情爆发后,在二弟家生活的父亲,听说社区招募志愿者,他想都没想,赶紧跑到社区报名,社区工作人员考虑到他年龄偏大,又不是本地居民,婉言给谢绝了。父亲非但没打退堂鼓,还找到社区干部理论,“国家有难,俺是党员这个时候不冲在一线,咋行呢?”社区同志经不住父亲的坚持,最后应允了。在长达两个多月的疫情防控中,父亲佩戴着耀眼的党徽和志愿服务的红袖标、红马甲,坚守在疫情“疫”线,用他瘦弱的身影守护着暖暖万家灯火。
“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今年年初,来我这小住的父亲,从邻居那得知,小区垃圾分类房建好后,社区正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志愿者发愁。父亲竟然义务当起了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看着父亲戴着醒目的红袖标,忙前忙后指导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如何分装垃圾和倒垃圾时,我情不自禁为父亲点赞。在我眼里,父亲收集的既是垃圾,也是散落在小区的文明碎片,也正因有了千千万万个像父亲样的普通志愿者,我们生活的家园才变得如此幸福美好。
如今,有着五十多年党龄的父亲,虽然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在平凡的岗位上,却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教育着我们,我为有这样的党员父亲而感到骄傲!无论工作和生活中,我都要以他为榜样,做一个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好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