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江宁区人民检察院举办第38期“摸索轻罪治理新模式,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区平安志愿者协会会长杨立根带领平安志愿者参会,双方探索轻微犯罪拟不起诉人员参与平安志愿服务机制路径。
大家首先观看电影《第二十条》,被剧情深深地震撼,引发了大家对公平与正义的共鸣与思考。
观影结束后,大家一起参观了区检察院检察办案中心。在办案中心,检察官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流程和职责,包括案件受理、审查起诉、出庭公诉等环节。大家还参观了询问室、讯问室、听证室等各个功能室,了解了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的工作环境。
座谈会上,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对江宁区轻罪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同时,平安志愿者分享了观影心得和感受,大家普遍认为,电影中主人公的坚守与付出,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的公正性和重要性,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身于平安志愿服务工作的动力。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为江宁区的轻罪治理工作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的人生财产安全。
杨立根会长就如何深入推进轻罪治理工作提出四点想法:一是高站位提升轻罪治理“认知”。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情用心做好宣传引导,督导轻罪人员公益服务等认罪悔罪态度表现,推动轻罪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高标准建设轻罪治理“基地”。加强轻罪治理基地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功能布局,创建示范基地,为轻罪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三是高赋能组建轻罪治理“团队”。通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组建一支具备深厚法律素养和丰富政法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确保轻罪治理工作有序进行。四是高品质建立轻罪治理“载体”。依托社会各界力量,不断创新和完善载体形式和内容,提高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实现轻罪治理的社会效益。
江宁区平安志愿者协会将与区检察院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轻微治理工作,为建设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平安志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