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博街上志愿红”自治力量培育项目是由南京市江宁区馨晴志愿服务中心运营,联合丹阳南北两镇党组织及相关单位,深化宁博经贸、科技、产业、资源、文旅、人才交流,打造全面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模式。项目紧扣“九大服务要求”,举办圆桌会、培训会、团建、法治夏令营等活动,初建宁博一体化“自治力量”,推动两地基层治理共建共管新格局。
项目内容:
党群联心。由横溪街道综治中心联合丹阳片区“大党委”联络站牵头成立“两省一街一家亲”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室,紧密联结两省交界处的基层党组织及相关单位,形成共建共享的服务网络,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共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网格联动。创新“社工+网格+志愿者”联动机制,深度融合社会治理与全科网格建设。围绕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实施项目化共建,促进网格内资源高效整合、矛盾有效化解与社区和谐共建,实现精细化管理与服务。
治安联防。组建边界治安联防平安志愿者队伍,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等多方力量,构建快速反应机制。在重要时期加强沟通协作,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促进两省一街在人才培养与志愿服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服务联供。建立“两省一街一家亲”志愿服务平台,结合本土文化传统与志愿服务优势资源,制定平安志愿服务规范与积分兑换制度。实施分级分层管理机制,激发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难题联解。依托“大党委”联络站与边界治安联防平安志愿者队伍,组建20人的专业平安志愿服务团队。利用本地资源与优势,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展现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文化联谊。挖掘两省一街文旅资源,通过文艺交流、居民联谊等活动,促进民间文化交融与传承。打造独有的地方文化品牌,增进群众团结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边界地区文化繁荣发展。
家庭联助。设立“宁博串个门”家庭联助志愿队,重点关注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等群体。通过定期上门服务、关爱陪伴等方式,传递社会温暖与关爱,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与社会和谐度。
纠纷联调。成立“两省一街一家亲”民间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室与联合调解委员会。由双方平安志愿者领队担任调解官,及时介入并调解边界地区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街道联管。深化“两省一街一家亲”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室的作用,推动街道联管机制创新,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实现资源有效整合与共享。通过多方协作与共同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有序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项目特色:
项目以“九联”为基,党建为引,通过宁博一体化社会组织工作室平台,凝聚两地力量,在党群、网格、治安、服务、难题、居民、家庭、纠纷及街道管理等方面深化合作,共筑发展同心圆。同时,践行“四共”原则,即共举红色旗帜、共建志愿力量、共育调解人才、共享调解平台,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以志愿服务促进矛盾调解,让“枫桥经验”在宁博边界绽放新光芒,实现两地共治共享、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项目成效:
1、党群融合深化,宁博“自治纽带”聚力成型。项目通过“两省一街融合圆桌议”,汇聚街道、社区、警网及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依托“融合三部曲”,即背景共绘、认知共站、互动共栏,深度探讨自治力量构建路径,奠定坚实合作基石。
2、治安联防精进,宁博“自治卫士”专业跃升。项目实施期间,携手横溪法庭,以典型案例为教材,精准传授家庭矛盾调解技巧,赋能自治力量,使其在专业成长之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筑牢边界安全防线。
3、文化纽带强固,宁博“自治家园”心手相连。结合传统节日,组织平安志愿者与两地居民欢聚一堂,共享文化盛宴,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与认同。同时,开展法治夏令营,促进跨域人才交流,激发自治新生力量,共绘两省一街一家亲的美好图景。